发布时间:2021-03-24 08:07 点击数: 次
治疗黄褐斑的外用药有多种,疗效不一,临床常用的有如下一些:
1)氢醌又名对苯二酚,是治疗黄褐斑最为常用而有效的外用脱色剂之一,其治疗黄褐斑的有效率在70%以上。氢醌的疗效直接与制剂浓度、所用基质和产品化学稳定性有关。其浓度越高效果越好,但刺激性也越大,因此其浓度不宜超过5%。医院的制剂浓度一般为3%的乳膏剂,市场零售产品的浓度一般是2%。使用氢醌治疗黄褐斑的局部不良反应主要有局部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色素减退斑等。色素减退斑一般可以复色,但有时也会持久存在,特别是在高浓度使用时更易发生,故使用时应局限于色斑部位。长期广泛使用高于3%的氢醌制剂还能导致严重和不可逆的副作用,即外源性黄褐斑。为增强疗效和减少其副作用,可与其他药物配制成混合制剂。处方如:5%氢酮,0.1%维A酸,0.1%地塞米松,赋形剂。每日2次外用,3周内开始褪色,最多外用5-7周。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使用氢醌类物质氢醌苄醚治疗黄褐斑,因其可导致用药部位和相邻皮肤发生不可逆的永久性脱色,使皮肤呈“点彩样”斑点而致毁容。
2)壬二酸:又名杜鹃花酸,治疗黄褐斑有效,使用浓度一般为20%,相当于4%的氢醌。每1~2次外用,多数患者治疗初期有轻度、短暂的刺激和皮肤干燥。许多报道表明,20%壬二酸霜结合广谱遮光剂治疗黄褐斑,6个月后,63%~80%的患者有好至优的效果。长期使用壬二酸不会出现长期使用氢醌所致的外源性褐黄病。壬二酸与其他药物(如氢醌、维A酸、糖皮质激素等)联合应用可能疗效更优。
3)曲酸:可配成1%一4%的霜剂治疗黄褐斑,但其脱色效果比2%氢酿差。亦可与氢酪、维A酸或果酸配制成复方应用。
4)果酸:果酸能加速能加速表皮的更替.故可起到脱色作用。常与其他脱色剂联合治疗黄褐斑,或者先用高浓度果酸使角质层剥脱,再用脱色剂治疗。需要注意的是,高浓度果酸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
5)维A酸: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维A酸常用的剂型和浓度有0.025%、0.05%、0.1%的霜剂;0.01%、0.025%、0.1%的凝胶;0.05%的溶液。使用时通常先从低浓度开始,待患者能够承受后逐步提高浓度;否则就应减少使用频率,可隔日使用。另外霜剂的刺激性小于凝胶和溶液。单独外用维A酸有脱色作用,可以治疗黄褐斑,但在常规浓度下起效非常缓慢。
6)过氧化氢(双氧水):具有漂白、杀菌作用,3%水溶液常用作皮肤增白剂,可治疗黄褐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