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06 08:12 点击数: 次
蚊、蠓、虻、蚋、白蛉、臭虫、跳蚤等昆虫叮咬人体都可引起较为剧烈的瘙痒,其防治方法大致相同,故放在一起进行讨论。
其共同临床表现是皮肤损害以红斑、丘疹、风团或淤点为多见,亦有出现丘疱疹或水疱者,损害中央常可见刺吮点,散在分布或数个成群。常因搔抓引起继发感染或局部淋巴结肿大。皮损多见于露出部位,但由跳蚤、臭虫引起者多在覆盖部位,常有虫咬史或可找到害虫。本病一般有季节性,以夏季多见。自觉症状除剧痒外,还可有烧灼感或痛感。
蚊是自古以来对人类危害最大的一类医学昆虫,其危害性不仅在于它能叮咬吸血,妨碍睡眠,更为重要的是有不少传染病都是由它传播的。据目前所知,疟疾、乙型脑炎、丝虫病、登革热、黄热病等都是由蚊所传播。白蛉是一种与蚊相似的吸血昆虫,但比蚊小很多。它除叮人吸血外,最大的危害是能够传播黑热病、东方疖及白蛉热等。蠓俗称墨蚊或小咬,山区密林中多见。虻俗称牛虻,外形与蝇相似,但体型较蝇大,叮刺后可引起剧痛,且被刺伤处常有流血不止现象。蚋又名黑蝇,东北地区称挖背,是我国东北地区常见的吸血昆虫。臭虫孳生活动场所主要是在人的住房中,正常情况下臭虫很少停留在人体上,一般夜间活动吸血。跳蚤是一种善跳昆虫,有人蚤、猫蚤、犬蚤及鼠蚤之分,均无翅,其中咬人的主要为人蚤(又称致痒蚤)。鼠蚤能够传播鼠疫、斑疹伤寒及土伦斯菌病等,故危害性较大。
上述昆虫叮咬所致瘙痒,治疗的原则是消炎止痒。轻者局部外用止痒剂,常用的有炉甘石洗剂、1%酚或薄荷炉甘石洗剂、5%明矾或硫黄炉甘石洗剂、樟酚搽剂、虫咬药水(浓氨水10毫升,薄荷脑2克,香料适量,75%酒精加至100毫升),以及市售成药玉树油、清凉油,风油精等。重者可内服抗组胺药,亦可用蒲公英15克,银花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特别严重者可考虑应用糖皮质激素。同时应避免搔抓等不当刺激,以防继发感染。
另有几则验方可供选用:①蛇床子、百部各25克,50%酒精100毫升。将上药混合浸泡24小时,滤渣取液外搽患处,每日2~3次。②艾叶6克,泡水,洗或搽患处,每日3次。③生枸杞叶适量,捣烂绞汁,外搽患处。④雄黄、细辛各等量,共研细末,装瓶备用。每用时取10克,加冷开水调匀,涂搽患处,每日4次。
预防主要是使用杀虫剂杀灭这些昆虫,同时注意加强个人防护,居室内搞好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