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疾病科普 > 中医皮肤科 >
  • 中医如何认识黄褐斑?

    发布时间:2021-03-24 08:08 点击数:

      黄褐斑属于中医学的“黧黑酐酝”、“黑酐”、“面尘”的范畴。中医对黄褐斑的记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外邪侵犯少阳经脉,可令“病口苦,甚则面有微尘”;侵犯足跃阴经脉,也可得“面尘”之说。隋代《诸病源候论》从脏腑、气血、痰湿、外邪等方面论述了黄褐斑的病因,认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夫血之行但荣表里,人或痰饮浸脏,或膜里受风,至气血不和,或涩或浊不能荣于皮肤,故发生黑酐”。明代4Ar科正宗》中指出:“纪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色枯4;泽。”至清代《医宗金鉴》又说:‘阮思抑郁,血弱不华,火燥结滞而生于面上,妇女多有之。”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其总的病因病机是血虚、血瘀。具体而言,有如下几方面:①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七情不调,心烦急躁,忧恩抑郁.肝失调达则导致肝气郁结。气结气滞则血运不畅,导致气滞血瘀。血瘀积于面部而生成黧黑斑。因此.中医有“无瘀不成斑之说”。②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脾胃乃人体后天之本。胃气不足则纳少不化,不能营造气血。气血两虚,肌肤失养。脾虚失健运,不能升清降浊,则浊气上犯,蕴结肌肤而生褐斑。③肝肾不足,阴虚火旺。肝肾阴虚,则冲任失调,阴虚火旺致阴精更亏、脉络空虚,肌肤失养;肾气不足,肾水不能上承于面而面无光华,虚火上炎,燥热内结,熏蒸肌肤则颜面干燥失养而生“面尘”。④排泄不畅,痰浊内积。二便与月事通畅,则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升降出入正常才能神轻气爽,颜面滋润。否则清气不升,废物不出则精微难生,痰浊内积,停于面部而生污秽之黧黑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