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24 08:11 点击数: 次
中医辨证治疗黄棍斑可将其分为以下3型:
1)肝郁气滞型:主要表现为色斑深褐或略带青兰、弥漫分布、面颊部为主,
兼有情志抑郁,胸胁胀满或少寐多梦,面部烘热,月经不调,舌润或夹有瘀点或瘀斑.苔薄或黄,脉多弦细。治疗宜疏肝理气,活血消斑,可用疏肝活血汤或化瘀丸或逍遥散加减。处方如:柴胡、陈皮、川楝子、当归各10克,茯苓、白芍、白术各12克,红花、凌霄花各6克,生地黄15克。水煎内服,每日1剂。
2)脾湿型:主要表现为色斑黄褐,状如尘污,颧、唇部为主,兼有肢体困倦,纳食不香,白带多,经期错后,舌多淡润或有齿痕,脉多濡或软。治宜理气健脾,活血消斑,方用实脾九加减。处方如:党参、、生地黄各12克,白术、木香、当归、鸡内金各10克,生薏苡仁、冬瓜皮各30克,鸡血藤20克。用法同上。
3)肝肾不足型:主要表现为色斑褐黑,边界截然,状如蝶形,面色晦暗不泽,兼有头晕目眩,腰照酸软,舌红少苦,脉细或兼数。治宜滋补肝肾为主,宜长期服用金匮肾气丸,至少数月。也可用如下处方:菟丝子、女贞子、桑寄生各30克,早莲草、鸡血藤各20克,生地黄、熟地黄、丹皮各15克,当归、天花粉、茯苓各12克。用法同上。
1.治疗黄褐斑的常用中成药有哪些?
可用于治疗黄褐斑的中成药合很多,下面介绍一些常用药;
1)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口服液)、杞菊地黄丸(口服液),
每次6克,早、晚各1次,口服。用于肝肾阴虚型黄褐斑。
2)二至丸,每次1丸,每日 2次,口服。可用于肝肾阴虚型黄褐斑。
3)参苓白术丸,每次6克~9克,每日2~3次,口服。用于脾胃虚弱型黄褐斑。
4)归脾丸,每次1丸,每日3次,空腹服用。用于心脾两虚证黄褐斑。
5)香砂六君丸,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用于脾胃虚弱、寒湿滞于中焦者。
6) 逍遥丸(颗粒)、加味逍遥丸、舒肝丸、柴胡舒肝丸,每次6克~9克,每日2~3次,口服。用于肝郁气滞型黄褐斑。
7)益母草膏,每次20毫升,每日3次,口服。用于血瘀血虚证者。
8)养荣祛斑药膏,功能护肤、祛斑,并对过敏性皮肤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用治黄褐斑等,并可用于日常面部保健。外用涂搽面部,每日早、晚各1次。皮肤过敏者禁用。
9)丝白祛斑膏,由10余味中药提取物及天然防晒剂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消斑防晒等功能。用于黄褐斑,洁肤后涂于患处,每日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