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特色科室 > 中医皮肤科 >
  • 湿疹的瘙痒如何防治?

    发布时间:2021-08-09 08:09 点击数: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在急性阶段以丘疱疹为主、在慢性阶段以表皮肥厚和苔藓样变为主的剧烈瘙痒性皮肤病。其病因复杂,不易确定,过敏体质、物理性损伤、化学性刺激及精神因素等均可能与本病有关。从发病机制上看,主要是由复杂的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

      湿疹据其皮损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急性湿疹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渗液、糜烂和结痂,常融合成片,边界不清,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多对称分布,尤以头面、手足、四肢远端及肛门、阴囊、女阴部多见。局部搔抓、烫洗或饮酒、吃辛辣食物可致症状加重,伴有细菌感染可出现脓疱和脓性分泌物。亚急性湿疹常由急性湿疹转化而来,急性损害消退,出现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的损害。慢性湿疹常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转化而来,是湿疹经过多次反复,时好时坏,经久不愈而转化为慢性湿疹,主要表现为皮肤变厚、粗糙,并有脱屑、抓痕,边界一般清楚,伴有色素沉着及苔藓样变。

      对湿疹的剧烈瘙痒,治疗的原则是抗过敏止痒,但首先需去除各种病因或诱发因素。医生需对患者的工作环境、生活习惯、饮食嗜好及思想情绪等作深入细致的了解,并对全身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有无慢性病灶及内脏器官疾病,以除去可能的致病因素。同时需做好解释或说服工作,告诉患者本病不是“不治之症”,把湿疹发生的可能原因及发展规律简单告诉患者,以解除其思想顾虑,使病人树立信心,与医生合作,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说服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让患者避免再刺激,因为再刺激是再次引起湿疹的重要因素。常见的再刺激,外源性的有搔抓、摩擦、肥皂洗、热水烫、用药不当等;内源性的有饮用浓茶、咖啡、酒类,或食用辣椒、鱼、虾、螃蟹,甚至牛奶、鸡蛋等。

      内用药物有:①抗组胺药:具有抗过敏止痒作用,最为常用。必要时可两种配合或交替使用。因湿疹多在晚间剧痒,故最好于晚餐后及睡前各服1次。具体用药参见第3问。②钙剂:具有消炎抗过敏作用,有利于止痒,用于急性和亚急性湿疹。用药参见第54问。③镇静药:具有镇静止痒作用,用于瘙痒剧烈、影响睡眠者。常用舒乐安定,每次1毫克,每日口服1~2次;或冬眠灵每次25毫克,每日口服2~3次;或多虑平,每次25毫克,每日口服2~3次。④糖皮质激素:虽有明显的抗炎、抗过敏、止痒作用,但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只用于皮损范围广泛,炎症严重的急性湿疹。待病情稳定后宜逐渐减量至停药,不宜长期使用。

      局部治疗,原则同接触性皮炎。对急性湿疹合并感染、有脓液者,宜用1∶8 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1%雷夫奴尔溶液湿敷。慢性湿疹可用10%松馏油、20%黑豆馏油软膏或10%硫黄、煤焦油软膏,亦可外用各种糖皮质激素霜剂或软膏剂(但使用面积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对于局限性苔藓化的慢性湿疹,可用上述药物封包换药;或使用糖皮质激素硬膏敷贴;或局部皮损内糖皮质激素封闭。特别顽固者,可用浅层X线或同位素放射治疗。

      中医治疗本病的方剂及单方验方颇多,在此简介一下辨证施治的方法。一般分3型论治:①热重于湿型:相当于急性湿疹,热象明显,皮损渗出相对较少,治宜清热利湿止痒,用龙胆泻肝汤合二妙丸加减。处方:龙胆草、生地、苍术、车前草、苦参各15克,生石膏、六一散各30克,黄芩、黄柏各10克。合并感染者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地丁等清热解毒药。②湿重于热型:相当于急性或亚急性湿疹,皮损渗出流水较多者。治宜健脾除湿止痒,佐以清热,用除湿胃苓汤加减。处方:白术、茯苓、生地、茵陈、苦参各15克,黄芩、栀子、泽泻、陈皮各10克,六一散30克。③脾虚血燥型:相当于慢性湿疹,治宜健脾燥湿、养血润肤止痒,可用养血定风汤加减。处方:白术、苍术、茯苓、赤芍、生地、鸡血藤、苦参各15克,陈皮、当归各10克,丹参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