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疾病科普 > 中医皮肤科 >
  • 引发药物过敏反应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1-03-20 08:20 点击数:

      (1)药物过敏与治疗剂量、疗程和疗程次数的关系:摄取药物的几乎越多,产生药物过敏反应的频度也越多。间歇重复应用比长期无间隙的应用敏感较多,但亦不尽然。一旦致敏,小剂量的药物重复摄入亦可发生如过敏性休克那样危及生命的反应。

      (2)用药方法的关系:除接触性皮炎外,在给药方式上对临床表现及变态反应类型的决定方面没有重要意义。

      (3)药物的性质:从化学结构上看,具有苯核和嘧啶核的药物抗原性高。有些药物的赋型剂和溶媒如油、羟甲基纤维素以及乳化剂可以起一种佐剂作用,即可使抗原易于贮留或引起局部炎症而较易引起过敏。药物的剂型亦可以影响药物过敏的发生,如胰岛素的非结晶型不很快吸收的剂型较易于发生过敏反应。

      (4)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上有一定意义。有报道药疹中有37.5有过敏性疾病史,18.18%有家族过敏史。青霉素在有异位性体质的病人中易发生药物的速发型反应。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率,有过敏性家族史者高于无家族史者2~3倍。

      (5)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可直接影响机体对治疗药物的反应或改变药物有关抗原变为免疫原性。机体所患的疾病有时也有重要影响,例如组织损伤,特别是继发于感染的过程,也可以促发对药物的过敏,对抗生素过敏多发生在治疗某种疾病时应用抗生素,很少发生于应用抗生素预防某些疾病的健康人中。

      性别一般无影响,儿童药物过敏的频度较成人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