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19 14:00 点击数: 次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过敏性疾病的国家。相传远古时代的神农氏就曾告诫孕妇不要食鱼虾、马肉之类的食物,认为这些食物可能会导致皮肤“恶疮”。二千多年前我国的经典医学者作《黄帝内经》中已有许多过敏性疾病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别论》说:“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素问·通评虚实论》也说:“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这里所说的“喘鸣”与现代医学所说的“支气管哮喘”很相似。此外,《素问·气交变大论》所载“鼽嚏”与过敏性鼻炎相类似;《素问·四时刺逆从沦》之“隐轸”与今之荨麻疹也很相似。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已提出不少过敏性疾病的证治方药。《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云“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 “其人喘,目如脱状”、“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卧”。《痰钦病脉证并治》亦云:“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详细描述了哮喘病的临床症状。所创制的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治哮方剂迄今仍为临床所常用。《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水气病脉证并治》亦云:“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不仅描述了荨麻疹的临床表现,还介绍了其病因病机。《疮痈肠痈浸淫疮病脉证并治》中有“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浸淫疮,黄连粉主之。”浸淫疮相当于湿疹类皮肤病,仲景不仅对其症状转归进行了论述,而且还提出了治法,对后世治疗湿疹具有指导意义。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称支气管哮喘为“呷嗽”,并指出其发病与痰有关。巢氏对过敏性鼻炎所出现的鼻流清涕的病机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他在《鼻涕候》中说:‘津液涕唾,得热即干燥,得冷则流溢,不能自收。”巢氏还云:“漆有毒,有人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毒,……亦性自耐者,终日浇煮,竞不为害也。”这种“见漆便中毒”就是过敏反应。此外对荨麻疹、湿疹等其他过敏性皮肤病书中亦有不少论述。
至明清时代,人们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更加成熟深入。明代戴元礼在《秘传证治要诀》中明确提出哮喘病有“宿根”。所谓“宿根”即素有的病根,与现代医学所说的“过敏素质”相似。清代沈金鳌则认识到哮喘“大都感于童稚之时,客犯盐醋,渗透气脘,一遇风寒,使窒塞道路,气息喘促”。并将食物过敏诱发哮喘者称为“食哮”。《外科大成·四弯风》有“四弯风,生于腿弯脚弯,一日一发,痒不可忍,形如风癣,搔破成疮,用大麦一升人砂锅内,水煮麦开花为度,乘热先熏后洗,次擦三妙散,渗湿杀虫,其痒即止,缓缓取效。”四弯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特应性皮炎,书中对其症状表现及证治方法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中医学认为过敏性疾病的产生主要是正气与邪气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所凑,其气必虚”。邪气是指感受风寒湿热等外,正虚主要是肺、脾、肾三脏的亏虚。风邪为六淫之首、百病之长,风邪在过敏性疾病的形成中尤为重要。风邪外袭.阻于肌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可使营卫不和,气血运行失常,肌肤失于懦润,则可发生风团丘疹。风邪善行而数变,故疾病变化多端.皮疹骤起骤消,游走不定,遍及全身,瘙痒无度。风邪侵犯于肺,肺失宣肃,则咳嗽、气喘、鼻塞、喷嚏。风邪常易兼夹他邪为患.如寒、热等形成风寒、风热等。外感风寒,肺气失古,则鼻流清涕,咳吐稀薄白痰;外感风热、肺失肃降,则鼻流浊涕,咳吐粘稠黄痰。湿邪粘滞,湿郁肌表,可见水疱、瘙痒、糜烂、渗液.浸淫四窜,缠绵难愈。热毒内侵,深入营血,损伤血络,迫血妄行,可导致皮肤紫癜、尿血、便血等。这里所说的“外邪”与现代医学的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这些外来致敏原相似。肺主气,外合皮毛,司卫外。肺气不足、卫表不固.则易致外邪内侵,形成风团、丘疹、咳喘、鼻塞等。脾主运化水湿。脾气内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泛而为痰,痰湿内蕴.肺失宣肃,亦可致咳嗽、气喘。肾虚是过敏性疾病发生的最重要的内在因素。素体肾虚,禀赋不足.体质薄弱,则易形成过敏性疾患。这与现代医学所说的过敏性体质相似,可因遗传因素传给后代。此外,饮食不节,嗜食酸咸甘肥,可积痰生热,或进食鱼虾、螃蟹等海鲜发物,而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成为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原因。早在古代就认为饮食过敏可致哮喘,因而有“食哮”、“鱼腥哮”等名。团使用某些约物,如西药磺胺类、青霉素类,中药全蝎、蜈蚣等虫类药导致过敏性疾患,这是由于“药物毒”所致;因接触油漆致病者.则因“漆毒”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