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学术交流 >
  • 经典验案——盆腔炎(盆腔脓肿)

    发布时间:2021-08-07 09:44 点击数:

      验案  许某,35岁,孕0,初诊:2007年3月27日

      主诉:下腹痛15年,加重4天。曾被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半年前因腹痛、发热于外院行盆腔脓肿手术,术中发现盆腔严重粘连。术后下腹痛无明显缓解。20天前因劳累、受凉后盆腔炎急性发作,经抗生素治疗后好转。近4天月经来潮,量可,下腹隐痛,伴下坠感,少食即腹胀,喜温,食欲差,睡眠差,多梦,大便溏,每日3?4次,排便时腹痛。舌淡胖,边有瘀点,苔白腻,脉细。月经基本规律。

      査体:面色淡白,弓背抱腹,步履缓慢,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妇科检查:左附件区可触及一大小约6cm x 4cm包块,质韧,压痛(+ ),右附件增厚,轻压痛(+)。

      B超:左附件区囊性包块,大小5. 6cm x4. 6cm?

      请西医妇科医师会诊,考虑有严重盆腔粘连症,半年内盆腔脓肿手术史,术后盆腔疼痛无明显改善,目前盆腔包块炎性可能性大,暂时不考虑再次手术,建议保守治疗。

      西医诊断:①盆腔炎性包块;②盆腔粘连症。

      中医诊断:①癥瘕;②妇人腹痛。

      中医辨证:阳虚兼湿瘀。

      处方:阳和汤加减。

      鹿角霜10g,肉桂6g,麻黄10g,炮姜6g,熟地黄20g,白芥子10g,生甘草10g,细辛3g,皂角刺10g,莪术20g,蒲公英20g,生黄芪30g,黄酒1两。

      14剂后复诊,下腹痛减轻,饮食睡眠改善,大便次数仍多,觉咽干,口唇起疱疹,将上方麻黄减为6g,加炒白术30g,泽泻10g。

      14剂后复诊,患者步入病房,气色有红润之象,走路轻便,下腹痛明显好转,软便,每日1~3次,排便痛亦明显缓解。

      嘱续服1个月,症状基本稳定,仅走路较久或月经来潮前稍觉下腹痛,复查B超,盆腔包块4. 6cm x 3. 3cm,较前有所缩小。后经桂枝茯苓丸加减善后,1年后复诊,B超盆腔包块2. 3cm x 2. 5cm,患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按语]对于盆腔脓肿的治疗,多数医家以清热解毒排脓为主,选用大柴胡汤、仙方活命饮、薏苡附子败酱散、大黄牡丹皮汤等,以凉药偏多。但针对该患者下腹坠痛,少食即胀,喜温,便溏,舌淡胖,边有瘀点,苔白腻,脉细,面色淡白等,辨证属阳虚血滞,许老独辟蹊径,采用阳和汤这一治疗阴疽名方,法温通活血养血,健脾利湿,调养奇经,在大队的温补药物基础上,仅用蒲公英一味清解之药加入方中,却能在短时间内取得独特疗效。

      小结:许老认为,中医治疗盆腔炎性后遗症有独恃疗效。血瘀为其主症,兼虚证、寒证为多,故常以附子慧仁败酱散、桂枝茯苓丸、阳和汤、小建中汤等益气活血,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并配合中药灌肠、热敷、理疗等中药综合治疗。

      许老对盆腔炎治疗有几点看法:

      (1)腹痛为盆腔炎的主要表现,但由于腹痛是病人自觉症状。査无实据,疼痛的强弱因人而异,与每个人的体质、对痛的敏感性有关。故不好

      明确判断疗效。

      (2) 慢性盆腔炎病情治疗中可以反复,只要每次反复时的症状均较前有所减轻即为治疗有效。

      (3) 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医应以活血化瘀为主,但现许多基层及年轻大夫只知用五味消毒饮等清热解毒之品,以西医观点来用中药。一方面,中药清热解毒作用难及西医,另一方面寒凉药易伤脾胃,降低人体免疫力,病情更加难愈。

      (4)慢性盆腔炎在治疗过程中不宜一味活血化瘀,过用易耗伤气血,降低正气,气愈虚,血愈滞,应适当加用扶正。中药加强免疫力在提高脾

      功能上,调理消化系统,一般用生黄芪补气活血。